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简介

返回
发布时间:2022-09-28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

 一、培养目标

面向电力行业生产第一线,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科学知识,具备综合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具有从事电力生产行业第一线电气运行、电气设备检修、保护调试、电气局部设计、电气安装与管理等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核心能力

具有电气运行、电气检修、电气设备试验和安装调试的能力;具有电气设备与系统局部工程设计和技术改进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阅读、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工程制图和专业识图能力;具有初步的技术管理能力。

三、核心课程

电工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及实训、电机原理及运行、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电气设备原理及运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运行、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及运行、电气试验及测试技术、职业技能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

就业面向

毕业生可在电网公司各级供电部门、各类发电厂、电力建设企业、电力设备生产厂及有关设计试验单位,从事电气运行、检修、安装调试、技术管理和试验研究等工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电力行业及工矿企业中继电保护、变电运维、变电检修岗位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核心能力  

本专业学生能合理配置变电站的保护并进行整定计算;具有电气一次、二次回路图的识读与分析能力;具备常用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能力;具备电气设备操作能力;具有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专业技能;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

电工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及实训、电机原理及运行、电力系统及电气设备、发电厂、变电站二次回路及实训、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及仿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测试技术及实训、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及运行、智能电网技术、职业技能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四、就业面向

毕业生可在供电公司、发电公司、电力建设公司、电力设备制造厂家、销售公司、电力设计单位等从事电气设备的运维及检修、安装调试、技术服务,电力系统的电气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

■供用电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以从事发电、供用电企业配电运维、检修、电能计量、电力营销、管理等生产经营为主的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核心能力

供用电技术专业毕业生具有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电气识绘图的能力,电工基本技能应用能力,供配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能力,高、低压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与维护能力,电力营销及客户服务相关业务的运用能力以及电力企业安全、经济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核心课程

 电工技能实训、电机原理及运行、单片机技术与实训、供用电网络及设备、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电能计量技术与实训、供用电网络继电保护及测试、配电网自动化技术与实训、供配电技术与实训、高电压及测试技术、职业技能鉴定与综合实训、变电站仿真实训、智能电网技术、电力市场营销实训、配网自动化技术实训等。

 四、就业面向

毕业生熟悉电力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具备较强的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的实践能力就业领域主要面向发电企业、供电企业,大型工矿企、事业用电单位等,从事线路运检、供用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电能计量、业扩报装、抄表核算收费、用电监察(检查)和客户服务等工作。

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发电行业和企业自备电厂从事电厂热能动力设备运行、检修、维护、安装、管理、调试和技术管理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核心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核心能力:工程计算分析能力,热力设备识图和绘图能力,电厂常用金属材料冷热加工能力,水(蒸汽)热物性图表应用能力,分析热力设备传热性能好坏的能力,分析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流动阻力大小的能力,热力参数测量与控制能力,锅炉设备运行、检修和安装能力,汽轮机设备运行检修和安装能力,电力企业安全、技术经济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核心课程

热工基础及应用、流体与流体机械、电厂锅炉、电厂汽轮机、热力辅机、发电厂热力系统分析、热工自动控制与保护、单元机组运行与火力发电机组仿真运行实训、热力设备安装检修实训、职业技能实践、顶岗实习等。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面向大中型火力发电厂、核电站、风电站、热力公司、电力建设公司、企业自备电厂,从事热能动力设备运行、检修、维护、安装、管理、调试和技术管理工作。

发电运行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设备巡检、节能改造、机组调试和技术管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核心能力

生产系统图识绘、测量仪表使用、机组主辅系统的调试、启停操作、运行维护及事故分析与处理能力;具备火力发电厂设备及系统安全、经济、环保运行控制能力、运行技术管理与组织管理、安全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核心课程

热工基础及应用、流体与流体机械、热工自动控制与保护、电厂锅炉、电厂汽轮机、电气设备及运行、电厂热力系统分析、单元机组运行与火力发电机组仿真运行实训、职业技能实践、顶岗实习等。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面向大中型火力发电厂、核电站、风电站、热力公司、电力建设公司、企业自备电厂,从事火力发电厂集控运行运行、设备维护、安装调试和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工作。

■输配电工程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输电线路测量、输电线路施工、杆塔结构设计、输电线路设计、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素质,适应电力相关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核心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熟悉电力系统知识及输配电线路设备;具有电气识、绘图的能力;学会工程力学及机械基础知识;掌握输配电线路施工、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与检修的方法和技能;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能;具备从事输配电线路的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管理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

电工技术、工程制图、应用电子技术及实训、电机原理及运行、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及运行、高电压及测试技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及运行、工程项目管理、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实训、输电线路设计及实训、职业技能综合实训等。

四、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属既掌握电气工程方面的知识,又熟悉土木工程专业输电线路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后可到发电厂、供电公司、工矿企业、电力工程施工等部门从事输配电线路的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管理、变电站设计与运行管理、工厂电气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等工作。

■热工自动化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热工自动化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职业能力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培养从事电厂及电力行业相关企业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核心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核心能力:测量仪表安装、维护、检修及检定;控制系统设计、控制方案可行性分析;模拟量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组态;程控保护系统的控制策略组态;控制参数整定;控制装置的应用及维护;DCS组态、调试及维护;DEH系统的组态、调试及维护;PLC系统的组态、调试及维护以及技术管理等能力。

三、核心课程

热工流体分析与应用、热力设备及运行、自动控制原理、热工自动检测技术、热工自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与热工保护、DCS控制技术及应用、火电仿真实训、职业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

四、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面向火力发电厂,兼顾核电站、风电站、太阳能电站主、辅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和技术管理相关工作岗位。拓展岗位为电力建设、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过程控制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系统组态等相关岗位。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培养电力行业中电网调控运行值班、电网调控自动化运维、配电线路及设备运检、配网自动化运维岗位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技能,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核心能力

熟悉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运行操作的相关规程、规范;掌握常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调试方法和技能;具有电气一次、二次回路图的识读与分析能力;具备电网调控运行管理能力;具备配电线路及设备运检能力;具备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运维及检修能力;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

电力原理及运行、自动控制理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与电气设备、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电网调控与自动化技术、配网自动化技术、智能变电站技术、变电站仿真实训、电力调控仿真实训、电网调度自动化实训、配网运检及自动化实训等。

四、就业面向

毕业生可在电力行业、工矿企业从事电网调控管理、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运维及检修、生产服务管理和技术支持等工作。

■电力客户服务与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电力行业的生产、建设及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掌握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熟悉电力生产和客户服务与管理过程,具备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事电力客户服务与管理相关岗位工作。

二、核心能力

具有良好的用电业务沟通交流、处理业务问题的能力,具备现代供用电管理、客户服务、电子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知识;熟悉电力公司客户服务管理制度,作为公司与客户合作的纽带开展有效的客户服务管理

三、核心课程

用电检查、业扩报装95598客服、经济法规与电力法规、信息通信技术、电能计量、抄表核算收费、电力负荷控制与营销应用、电力市场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力行业信息通信技术、电力营销与客户服务、电能计量技术与实训、电力营销服务岗位实训等。

四、就业面向

毕业从事供电公司营业和电力客户服务相关岗位,如业扩报装、用电检查、电能计量、抄表核算收费、95598服务、电力负荷控制、客户服务等,以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电力系统管理岗位

■节电技术与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一线,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和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的工匠精神,熟悉综合能源服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从事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开拓,项目技术运维协助项目开发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核心能力

具有一定的综合管理、保管、使用和维护综合能源服务用工器具和仪器仪表、综合能源服务市场开拓、使用综合能源服务数据平台、综合能源服务典型项目设计和经济性分析初步能力;具备典型综合能源服务项目运行维护、平台大数据应用信息的管理能力;熟悉人际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和礼仪,具有服务客户,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的专业能力。

三、核心课程

能源利用与管理、综合能源服务、能效管理与节能技术、综合能源服务平台运营、新能源发电运行维护、光伏电站设计及运维、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建设运营、合同能源管理、客户沟通与优质服务、客户配电室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等

四、就业面向

毕业事综合能效服务、项目开发、市场开拓、能源交易、平台运营及技术运维等工作。

■分布式发电及智能微电网技术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形成与岗位连接紧密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规范的对接;结合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突出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全面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培养具备网络组建与管理、网络安全运维与管控、数据备份与恢复、信息安全设备调试、信息安全管理的信息安全部署与实施、信息安全管理与服务等岗位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二、核心能力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和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分布式发电、微电网运行及管理、分布式电站运行维护检修的能力。具备分析、排除安全隐患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

微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实训、火电厂节能实训、生物质机组生产流程实训、电网节能技术、分布式发电并网技术、分布式电站运行与管理、多能互补实训(含储能)等。 

四、就业面向

 毕业分布式发电技术、微电网运行及管理技术、分布式电站运行维护等工作。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具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和职业素养,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面向分布式发电、微电网运行及管理、分布式电站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二、核心能力

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安装、配置和维护信息安全产品、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容灾方案制订、部署和实施信息安全方案、信息安全风险测评、主机系统安全防范、Web安全防范、网络安全防护、信息安全管理与维护和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

三、核心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设备配置、Web应用与安全防护、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存储与容灾、网络安全系统集成、信息安全工程与管理、物联网技术、电力系统大数据应用、配电自动化等。

四、就业面向

毕业生可从事信息安全系统集成、信息系统安全运维与管控、软件及信息安全产品与技术售前售后服务、信息安全监控及服务、信息安全工程监理、专业的信息安全策略咨询与安全防护服务、网络安全系统集成、网络工程建设与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咨询等工作。


上一篇: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