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风采——刘静

2022-05-10

如果说人生是五彩缤纷的田野,那么青春就是其中最绚丽的一束太阳花。六年前,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她走上了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踏上了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她深知如此,更躬身于此。不畏风雨,无谓困难,只期为桃李蓓蕾的光明未来许下一个明媚的承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深知只有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改进和提高自己,才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不断进步的动力。在教学前行的道路中,她一直不断学习,研究先进教学理念,探索培训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在多方面努力改进和提高自己。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参与多项教研教改课题、科技项目的研究;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一、锤炼思想,提高境界

“对于一条盲目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目标与责任是她始终强调的,理想信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与时俱进,业务上才能强人一等。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老师自己要能摆正思想,思想上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传道受业。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注重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时刻关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刘静始终热爱教育事业,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教学一线,时刻铭记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高度责任感和责任心以及爱岗敬业精神。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教育思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课堂上,她把增强专业课的育人功能为己任,保持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给学生积极灌输正能量,重视学生专业素质和德育修养的共同提高。课下与学生交流,理解学生的意见和心声,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或要求,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她耐心解答、正确教育。

二、为人师表,立德树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刘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她深知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较高的理论水平。所以自工作以来她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业务水平,并且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

“欲树人,先立德;教之道,德为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她不忘培养学生的品德、注重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深受学生爱戴,那“厚德、博、笃行、至善”的理工精神在她的教学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教书之余,她更注重育人。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在参加工作开始,她就同时兼任了班级辅导员。辅导员的工作深入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像知心大姐姐一样,会耐心倾听学生所遇到的烦恼,然后以最温馨的方式开导学生;她用自己的方式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在学生眼中,亦师亦友。在平时,她经常下寝室、下班级,用QQ、微信、微博等形式与学生们交流,与学生建立起了一种平等、朋友般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静姐可以说是我的‘良师益友’。生活上,静姐是我在这里的‘避风港’,有任何问题都是第一时间请教她。她感性不失理性,严格不失亲切,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倾诉的好姐姐。”动力系董同学说。为了及时得到学生对教学上反馈的意见,她定期每个月组织四次学生座谈会,针对对学生反映的各种情况,帮助找原因,定措施,以保证教学效果。在管理班级的同时,她也用丰富的知识和有趣的方法去开启学生的智慧,用优秀的人格去熏陶学生的品德。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学会尊重……每一句肺腑之言都深深地印在学生心上。

三、与时俱进,因材施教

她说,“刚进入大学,每个人的起点都是一样的,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她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现在负责,为学生的将来打算,不辞劳累地把工作落到实处。她针对所教授的两个年级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探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方向及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以期学生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转变。改变以往亲和有余、严厉不足的教学风格,严抓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质量,把日常考核作为衡量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学生、工作及自己负责的态度。

电力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长久坚持和努力付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不免会随时间下降,为此她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关注前沿教育教学理念,阅读相关论文书籍,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材、辅助教材、视听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建设。主持校级教学教研教改研究课题:《基于岗位标准的“智能配电网技术”课程改革》、《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她坚持采用全国统编规划教材和自编辅助教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及时更新、加深、拓宽教学内容,并紧跟教育厅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添加了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通过案例教学、网络教学互动、情景式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融合,采用案例再现、角色扮演、分组对抗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沟通技能,并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学校的书本学习最容易出现理论知识与现场脱节的情况,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未来工作的场景及所需技能,她沟通联系校外电力公司、设备制造厂家等,带领学生去现场参观实习。让学生亲临现场,眼观现场工作的流程、设备等的施工流程等,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未来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针对学有余力有的学生,她则积极鼓励并指导其课下进行创新活动,指导他们参与创新创业大赛,2021年,她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山东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一项、一等奖一项。

四、努力钻研,勇于创新

打铁还需自身硬,刘静深知,做好培训教学工作的前提是自身需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基础。“只有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改进和提高自己,才能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不断进步的动力”,在教学前行的道路中,她一直研究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培训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持续优化教学设计,从来没有停止过努力探索的脚步。她积极参与学院科技项目、教研教改项目、QC课题、青创赛等科研活动,勤于思考,乐于钻研,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能力的机会。辛勤耕耘才能换来丰硕收货,经过近年来的潜心科研、努力沉淀,刘静在科研创新成绩单上,写下了闪亮的累累硕果。由她主持及参与的科技项目和教研教改项目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电力行业技术技能经验交流会优秀成果一等奖、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一本,参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21年变配电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及行业标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配电自动化运维人员培训考核规范”的编写。

配电自动化核心课程《配电自动终端与主站联合调试》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实训室设备受限, 以往的教学主要是通过理论教学的方式,学生学习效率较低。刘静所在的创新团队下足功夫,决定自主研发配电终端综合实训装置,以解决这个实训难题。从最初只能实现配电终端与主站联合调试功能,为了能够更加贴合现场,团队又研发了配电终端的排查功能。经过了4年的不断更新打磨,目前配电终端运维实训柜现已基本形成成熟的定型产品,并已应用到学生的配电自动化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填补了了联调实训的空白,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2021年,刘静所在QC团队,被学校推荐参加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活动。由于是第一次参加全国范围的QC活动,为了进一步优化QC成果报告,刘静跟QC小组成员们逐字逐句修改报告,每天工作至凌晨,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成果最终获得了全国QC小组成果交流活动最高等级,示范级。

如果梦想和责任是一首长诗,她愿成为最激情的一句;如果么梦想和责任是一首乐曲,她愿成为最昂扬的一段;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她将始终坚守着一腔热诚一腔爱,时刻铭记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高度责任感和责任心以及爱岗敬业精神。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言行和的踏踏实实的作风,执着地诠释着创新奉献的勇气和坚守,让创新奉献的精神在教师神圣的岗位上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