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专业建设思路
2017-0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根本,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着力点,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为重点,以加强实训设施建设、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优化专业结构,凝练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思路: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能力增进为主线,科学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依据行业、企业职业资格标准,针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建立社会需求调研和专业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相吻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课程设置从职业需求出发,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教学活动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教学达成目标以职业标准、行业规范为参照,积极吸收行业参与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质量评估,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打破学科体系课程模式,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与工作岗位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
(2)加强实训体系建设。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建成较完整、先进、稳定的实训体系。大力加强专门化、开放性、有特色的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断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实习实训技术装备水平,面向学校、社会提供实训服务。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吸纳行业、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与人才技能培养,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校企联合创建实境化、开放式、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场所,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加强与企业在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确保实习实训的教学效果和技能训练水平。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让更多业界精英走进学校,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支持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或阶段性任职。聘请一线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鼓励教师提升专业技术资格和技能等级,打造专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