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系进行“1.5+1+0.5”模式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普通大专课程调整

2018-05-21

2018年3月学校开展了立德树人专项研讨,并按照“德智体美”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其中在智育工作方案中,考虑加强学生的智育水平,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探索将普通大专班级原有的课程模块“2.0+0.5+0.5”的结构向“1.5+1+0.5”转变,即增加一学期岗位技能训练的时间,理论课程向前三学期集中。
  学校启动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计划编制工作,落实智育工作方案关于课程模块调整相关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结合专业要求,适当调整理论授课课时,增加岗位技能实训项目比重。
  一、调整思路
  按照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安排,基本调整思路如下:
  本学期为2017级的第二学期,课程主要为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程,按照课程模块结构向“1.5+1+0.5”转变,其第四学期(2018-2019第二学期)理论课程全部向第二、三学期转移,第三学期(2018-2019第一学期)理论课程也要顺势前移,因此第二学期课程需要作出删减、合并调整,结合2017级第二、三、四、五学期的课程,统筹进行调整,兼顾课程安排的针对性、逻辑性。
  课程调整之后的周课时控制在20-22课时,为德育、美育、体育第二课堂相关安排留有时间裕度。
  二、调整结果
  根据以上原则,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17级的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调整初步安排如下:
序号  课程名称 调整情况
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周4课时调整为周3课时。
2 实用英语2 周4课时调整为周3课时,情境教学。
3 金工实习 不变
4 音乐鉴赏 周课时不变,按照立德树人方案德育部分调整内容。
5  体育与健康  周课时不变,按照立德树人方案体育部分调整内容。
6  应用电子技术及实训 删除
7  军事理论  仍以网络课程为主,增加集中讲座。
8 应用数学  不变
9  操作系统 删除
10 计算机网络基础  原第三学期,调整到第二学期。原15*3,改为16*3
11  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  原第四学期,调整到第二学期,授课时数由15*4改为16*2,考试课变为考查课
12 数据结构 不变

结合下一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行提前思考和策划,对三、四、五学期课程安排初步结果如下:
第三学期课程安排初步结果如下:

序号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周课时
1 计算机专业  形势与政策 3
2 计算机专业  体育与健康  2
3 计算机专业 实用英语  2
4 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维护技术  2+1W实训
5 计算机专业  C++语言程序设计  4+1W实训
6  计算机专业  微机原理  4
7  计算机专业  电力系统概述  2
8  计算机专业 信息新技术  2
合计      21
  第四学期课程安排初步结果如下:
序号  专业名称 项目名称  实训周数
1 计算机专业  网络设备配置与维护实训  2
2  计算机专业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实训 4
3  计算机专业 Java程序设计实训 6
4  计算机专业  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  4
5 计算机专业 移动互联网应用实训  2
6  计算机专业  数据库管理实训  2
合计      20
   第五学期课程安排初步结果如下:
序号 专业名称 项目名称   实训周数
1 计算机专业 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实训 7
2 计算机专业  网站开发与网页设计实训 2
3 计算机专业 专业英语实训 2
4  计算机专业 专业技术资格(水平)综合训练  2
5 计算机专业 多媒体制作实训  3
6  计算机专业 毕业设计与答辩 4
合计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