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用电技术专业

2017-08-07

一、专业分析

1.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本专业人才培养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育人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建设进程,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十二五”时期是国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坚强电网、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化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抓紧人才培养与开发的关键时期,作为依托电力企业、面向电力行业的高职院校,我们既承担着为电力行业改革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使命,也担负着为电力行业职工提升学历、培训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当今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和科技的发展;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与扶持。因此,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建,能切实加强学校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也能使学校成为企业继续教育的基地、员工学习与岗位培训的平台,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2.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发展纲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并对用人单位如供电公司、供电所、电力生产相关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专家和现场工程技术专家的意见,针对我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经过反复研讨,确立了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成立了由教授、专家、现场工程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进一步突出其职业岗位的针对性;抓好职业培训、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推行“双证书”培养制度。

经过充分论证,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主要岗位的职业能力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以从事供用电企业配电运行、检修,电能计量,抄表核算收费,用电管理和客户服务等生产经营为主的第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学制为全日制3年。

根据供用电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为核心,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为途径,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课程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机综合与必要调整,职业能力领域课程强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序化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按2+0.5+0.5的模式安排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第一、二学年完成对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五学期进行校内的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第六学期进行学生顶岗实习。

三、本专业毕业标准

1.修满2857学时的课程(包括实践教学)并成绩全部合格。

2.参加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水平考试并成绩合格。

3.参加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

4.获得供用电技术专业所需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之一。

5.参加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并成绩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