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实施校企结合与工学结合的现状
2017-07-13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既是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用人需求、促进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工学结合的前提是校企合作。多年来学院在开展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电气工程系在学院的支持和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方式,为促进学生的就业及学院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1) 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建设。为保证顶岗实习的可操作性和就业的稳定性,我校与邹县电厂、济南供电公司、泰安高压开关厂、内蒙供电公司、新疆供电公司等企业建立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互惠双赢的长效机制。学校通过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服务、提供订单教育等服务项目中,使企业通过主体专业的合作项目来实施其“品牌战略”。另外,企业反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校外实习基地、提供教师挂职锻炼岗位、,企业还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就业提供许多方便条件。工学合作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充分扩大毕业生就业率。
校外实习基地设在企业中,顶岗实习要符合生产管理的要求,要通过制度建设保证实训实习规范有效运行。与校外企业合作制定实习基地运行管理机制,确定实习内容,制定素质培养课程教学计划,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的制度、流程、任务。
(2) 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类似企业车间的真实情境,具有开放性与共享性。我们充分利用国网技术学院这个平台,把校内实训做实、做活。我们不仅充分利用电网运行部的实训资源,还与电网建设部、电网检修部、电力营销部充分合作,目前,电气工程系所有专业的课程的实训基本上全部开启。师资方面,我们吸纳了一些兼职培训师作为我们实训指导导师,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院的人才、设备、实践场所等各种资源。校内实训有待建立与完善实训实习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
我院实施校企结合与工学结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做的更好,还需更进一步努力:校企共同研究培养高技能人才课程体系,共同研究开发高技能人才培养教材,共同选定培养高技能人才师资,共同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提高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样,我们才能办出特色,打响品牌,真正做到“干中学,学中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