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介绍
2020-02-25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介绍
(专业代码: 590107 )
一、专业分析
1.本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越来越在全世界各行各业中广泛而深入的应用起来。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网络人才。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排名靠前,每年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的网络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网络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网络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建、维护和管理等业务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新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对网络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提高网络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从网络技术人员需求岗位结构来看,能够直接担当网络技术管理、维护职责的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较为迫切。为此,也给计算机网络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本专业人才培养应进一步突出其职业岗位的针对性,在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中要结合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特点和要求,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坚持校、企结合的发展道路,尝试教授、专家、现场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以“就业导向、市场导向、岗位需求导向”为核心的转变;三是抓好职业培训、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推行“双证书”培养制度。
2.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面向生产、建设、和服务第一线,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较快适应网络互连设备运行与维护、网络故障检测与处理、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站建设等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计算机网络行业所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网络互联设备的安装与配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建与维护、网络故障的分析与修复、网络安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工作。
3.本专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组建、管理、运行维护以及网站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网络系统项目建设的的需求分析、设计和规划、设备的选取和采购以及实施组建等基本能力。毕业生可面向电力系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IT行业从事网络开发与组建、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具体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岗位 |
职业能力要求 |
网络 组建 |
计算机应用能力;常用工具使用;网络布线的基本技能;常用程序语言的编程能力。 |
网络拓扑图的识别;局域网的组网能力;广域网的组网能力;广域网的接入能力。 |
|
局域网常见故障的识别能力;常见传输介质网络线路故障的的诊断能力。 |
|
网络 管理 |
计算机应用能力;常用工具使用;网络布线的基本技能;常用程序语言的编程能力。 |
网络拓扑图的识别;典型网络的组网能力;常见网络故障的分析能力。 |
|
常用的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能力;常用的网络分析软件的使用能力。网络安全管理能力。 |
|
网站 建设 |
计算机应用能力;常用工具使用;网络布线的基本技能;常用程序语言的编程能力。 |
计算机网络拓扑图的识别;网站设计语言使用能力;网站的发布和维护能力。 |
|
网站故障分析和排除能力;网站流量的监视和控制能力;网络安全管理能力。 |
4.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岗位涉及网络组建、网络管理和网站建设等,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其典型工作任务如表2所示。
表2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
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网络 组建 |
计算机网络拓扑图的绘制;网络设备的选取、安装、故障分析和维护。 各种网络介质的线路设计和施工布线及故障维护等。 |
各种结构网络的分析设计、组建和维护。 |
|
不同结构网络的技术特点分析和总结;不同结构网络的升级和改进方法分析。 |
|
网络 管理 |
局域网的维护运行、配置管理、安全监听、故障排除。 |
广域网的维护运行、配置管理、安全监听、故障排除。 |
|
局域网接入互联网的接入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流量管理等。 |
|
网络服务器的维护和管理,网络机房的维护和管理。 |
|
网站 建设 |
网站建设的需求分析,网站设计和网站建设。 |
域名申请、网站发布、网站服务器管理维护等。 |
|
网站升级、业务拓展和故障分析等。 |
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学制为全日制3年。
根据网络系统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为目标,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为核心,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为途径,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课程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机综合与必要调整,职业能力领域课程强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序化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按2+0.25+0.25+0.5的模式安排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第一、二学年和第五学期的前半学期完成对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五学期的后半学期进行校内的综合实训,第六学期学生顶岗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