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背景下《电子技术及实训》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2024-05-23
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要求。本项目有针对性地选取高职能源与动力大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来进行《电子技术及实训》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方式的探究,以便能做出高质量、高水平、方便使用的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如下:
(1)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引发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
随着“互联网 +”的快速发展和大智移物云等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了智能化发展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终端的移动学习迅速兴起,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正面临着颠覆与挑战。
(2)学校近两年来新冠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电子技术及实训》课程的在线教学成为“刚需” 。
2019年9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扩大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学校加大在线教育资源的研发和共享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教育部再次发文,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利用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实现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线课程教学资源成为现阶段的“刚需”,建设优质的线上学习资源并常态化地开设线上课程刻不容缓。虽然本校《电子技术及实训》课程前期开发了一些优质资源,具备了省级的在线课程建设要求,为《电子技术及实训》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中也面临非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产品并不总是处处精品。
(1)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在课程资源中融合不够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忽视了课程思政与知识技能的有机融合,对课程思政内容和实施载体设计不够,过分强调专业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播,忽视社会价值观人文精神的灌输,专业课不能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形成。
(2)课程资源建设与标准对接不紧密,实用性不够强
目前的《电子技术及实训》在线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没有将1+X证书考核标准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课程标准进行有效对接,没有及时将最新行业动态融入课程资源,课本上的内容通常是大同小异,一成不变的。授课内容和技术发展的不匹配性将造成学生所学知识和生产实践相脱节。课程缺少国家重器的推陈出新与国际舞台的器件更新换代科技出新的知识传播。课程资源建设缺乏对标性和规范性,导致资源规范性、高阶性、创新性、实用性不够,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
(3)课程资源更新不及时,在线课程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
课程资源更新不及时,无论是基本资源,还是拓展资源,大多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按照课程教师习惯的教学方法,通过“自我”筛选,将教师制作完成的 PPT、微课、课本上的习题、讨论题、作业题照抄照搬至课程平台,缺乏专业教学资源的整体化、系统化设计和结构化架构,缺少对学习对象的学情分析,没有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的需求进行深层次的、精心巧妙的教学设计,特别是在教学实践环节,更是缺少“仿真性工作环境”,资源种类不全,各类资源数量不足,个别资源质量不高,没有按照知识技能树建立资源结构体系,缺少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趣味性,难以满足线上教学需求。
(4)课程配套资源不完善,助学功能不强
部分视频资源的画面质量欠佳。还有的视频拍摄没有采用专门的演播室,缺少专业的摄制环境,布光和噪声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降低了教学视频的质量,使学习者的视听感官享受大打折扣,部分教学资源缺乏教学设计,交互性差等特点。
(5)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课程评价机制是精品在线课程学习效果的体现。在线课程已经建立了基于课堂活动、课程资源学习、章节测验、作业和考试等的综合评价系统,但评价机制还不够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