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研究:《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开发与建设

2024-05-23

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为:《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开发与建设

2.目标与任务(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优质教学资源是有效实现数字化教学的前提条件,包括优秀的教学团队、优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良好的教学条件。《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是我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课程,是学习后续各专业课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该课程涵盖内容多,难度大,知识零散, 且多数内容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学生学过之后不知用在何处,为何所用,加上近些年课程的教学资源更新率低,教学资源形式单一,难以满足信息化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国家“规范基础课教学要求,加强基础课教学资源建设”的政策倡导下,为了让基础课的教学与时俱进,迫切需要推行课程体系的优化重构。重新整合并更新教学资源,开发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和案例,制作课程微课,开发优质的授课课件、动画库、仿真库、试题库等资源,并做好资源的共享,应用于课堂,全面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并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教学改革,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将 《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建设成为具有先进科学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手段、优秀的师资队伍的课程教学体系,体现高水平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成果,使其建设成为满足21世纪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的优质课程体系。

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理论性强、内容知识点多,课程资源零散,缺少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

同时项目的实施对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储备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为课程后续申报省级、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国家级教学资源库项目、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程度不够,标准不够明确,利用率不高,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并未实现深度融合。

近几年《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精品资源开发工作和信息化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但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开发的程度也不够,精品资源的标准不够明确不够规范。数字化资源在课程教学中的实用率不高。基于精品资源的课程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对独立,并未实现深度融合。

通过本项目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动教学改革,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直接和间接的效益。助推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激发教师对教学理念的反思和课程改革的动力,对传统的教学和教研方式进行创新。为青年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信息化教学竞赛、教学能力大赛等各种教学技能竞赛打下良好的基础。

研究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

(1)过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和共享应用,为高校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为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以最终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提供支持。

(2)进行优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促进学校省级和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的申报与建设。

(3)完善基于课程数字化资源的的线上线下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流畅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

(4)大力推广开放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专业能力的提高。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努力将教学问题为转化课题研究,将教学成果梳理总结为科研论文,做到每位骨干教师人人参与课改或课题研究,辐射带动青年教师的参与研究,课程建设年年迈向新台阶,取得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