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展2013年第一期新员工集中培训期中培训质量检查工作
2013-07-08
为全面掌握各专业培训部、各分院、各外委基地新员工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加强培训教学过程管理,及时协调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学院于2013年5月15日至17日组织开展了2013年第一期新员工集中培训中期培训质量检查工作,现将本次检查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次检查的基本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中期培训质量检查,成立了以费耀山副院长为组长的培训检查领导小组,审定了检查工作方案;成立了检查工作办公室,对检查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组织学院、各分院和部分外委基地有关部室负责人、部分管理人员组成了四个检查工作组,各组制定了检查工作计划,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督导听课、交流座谈等形式,对各培训地点的培训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5月10日,学院召开了检查工作会议,明确了检查内容和工作流程,并对检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5月22日,学院召开检查工作汇报会,各检查组总结汇报了检查工作情况,费耀山副院长充分肯定了本次检查工作的效果,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各培训地点的培训组织情况
1.培训教学
(1)师资配备。各培训地点精心选聘业务素质高、现场操作经验丰富的优秀专、兼职培训师授课,有的培训地点还定期邀请所在省公司部室领导、十大专业领军人才、专家型高技能人才授课,高水平的师资配备为保证培训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2)培训教学计划执行。各培训地点严格按照学院的统一要求编制了详细的授课计划表,严格按计划进行授课,总体计划执行率达到98.6%。
(3)教学质量管理。各培训地点十分重视开展培训教学质量督导。学院本部成立了学院、部门两级督导机构,专职培训质量督导员根据制定的督导计划,到各专业培训部开展培训督导,指导教研活动开展。各分院、各外委基地努力健全督导机构、完善制度,加强培训过程管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踪改进情况,切实保证了培训质量。截至目前,各培训地点共开展教学检查72次,督导听课241次,教研活动276次。
2.实训管理
(1)实训设备维护。各培训地点重视学员实训教学耗材的准备,并按照要求准备了较为充足的耗材,确保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大部分培训地点实训工位充足,能满足培训需要。认真落实学院实训设备管理要求,实训室管理员认真负责,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按照学院设备设施维修程序,及时联系厂家维修。
(2)实训安全管理。各培训地点强化安全教育,贯彻实训现场等于生产现场的技能训练理念,从安全管理、技能操作、实训组织等各方面均以生产现场的要求作为实训现场的基本要求,带电作业等实训项目签订安全责任书,任课培训师认真指导,切实保证实训安全。
3.学员管理
(1)健全学员管理组织。各培训地点配备了责任心强、学管经验丰富的老师专门负责学员管理,有的还配备了双班主任。充分发挥学员自我管理的作用,成立了学管会、班委会和临时党支部,从组织架构上保证了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活动开展情况。各培训地点均按照学院要求,大力组织开展学员践行企业文化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完成学员活动151次,极大地丰富了学员业余生活。
(3)学员座谈会。各专业培训部、各分院、各外委基地认真组织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取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培训教学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共召开学员座谈会52次。
4.后勤服务
(1)住宿情况。各培训地点学员住宿安排合理,住宿环境较好,房间整洁,热水器、空调、书架等学习、生活设施较为完备。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保证了学员住宿安全。
(2)餐饮情况。各培训地点加强了学员就餐环境及餐饮质量的管理工作,保证了学员的饮食安全与健康。严控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渠道,加强饭菜烹饪监督,加大对食品烹饪过程监管,严把食品安全关、质量关。各培训地点重视少数民族学员饮食习惯,保证了少数民族学员的就餐。
(3)医疗与应急。各培训地点注重医疗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配备了医疗室和医务人员,制定了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
三、各培训地点的工作亮点、特色
1.学校本部及泰山校区:检查组在各专业培训部自查的基础上分别在本部和泰山校区抽查了电力营销培训部和电网检修培训部。
(1)电力营销培训部:加强师生教学互动,遵循“知行合一、师生互动”的原则,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培训教学途径。
(2)电网检修培训部。强化学员实训安全教育,组织“安全责任书”签字仪式,强化培训安全细节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构建全员、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安全”责任体系。
2.成都分院:成立安全监察室,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对技能培训进行全过程监督。对培训师进行严格的安规和“三种人”考试,实训严格执行“两票”制度,严格按照生产现场使用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安全规范完成技能项目的操作,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上确保培训的安全可靠
3.长春分院:注重发挥先模人物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带动作用,以国网公司技能专家、省公司劳模为带头人,创建了省公司命名的3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劳模品牌,放大劳模效应,提升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
4.西安分院:在培训计划中增加了“智能电网展室”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参观,拓宽了学员的知识面,加深了学员对电网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了解。开办“学院讲坛”,聘请国内知名学者讲授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并组织参观企业文化展室,增强学员对公司文化的认同感。
5.浙西基地:配备双班主任,注重新老搭配。日常考核与检查实行“三位一体”全天候管理,从早操到晚自习“到场、到位、到人”。
6.湖州基地:实训中实施技能培训安全卡制度。在每一个技能项目培训开始前,对学员进行实训现场危险点、安全措施、安全注意事项的交底,确保每一位学员明确实训现场的安全要求,强化学员的安全意识。
7.太原基地:定期组织学员填写对任课教师的无记名调查问卷,评选出最受学员欢迎的培训师,实现教学相长和教学互动;开展“创新思维”主题讲座,启发学员们的创新力。
8.临汾基地:突出“标准化、实用性、规范化、亲情化”等四化,确保培训质量;加强实训安全管理,与全体培训师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设立专职安全员,每天签发“安全监察记录表”;发挥学员安全监督作用,让学员认真学习操作《安规》,在实训中担当其他学员的安全监督员。
9.河南基地:成立了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组,制订了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方案,应用电子教案系统,做好新员工培训教学的督导、过程监控等工作。
10.天津基地:注重学员知识拓展,在培训中增加了天津公司中新生态城智能电网、城南公司配电自动化等在国网系统内较为领先的新技术、技能培训内容。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由于中国电力出版社改制,部分教材到位时间晚,未给培训师留出充足的时间备课。在今后培训工作中,要及时与出版社和印刷单位沟通,预留出足够的运输、发放和备课时间。
2.部分兼职培训师口音较重,学员听课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兼职培训师选聘过程中注意尽量不选用方言较重且不能用普通话讲课的培训师。
3.部分培训地点医疗设施不能满足要求,互联网速度过慢,阅览室书籍种类、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学员需要。下一步要向所在省公司人资部汇报,加大投入,尽快改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4.部分培训地点工位较为紧张,每组学员数量较多,学员实训时间少。今后要加大实训设施建设力度,扩充工位数量。
5.部分培训地点少数民族学员少,服务成本高。今后在安排学员培训地点时,尽量集中安排少数民族学员,减轻学员较少的培训地点的服务压力。
本次培训质量检查,学院精心组织,各检查工作组的同志们认真负责,各培训地点密切配合,使检查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全面掌握了各培训地点的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希望各专业培训部、各分院、各外委基地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培训地点的成功做法,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圆满完成本期新员工集中培训下一阶段的各项培训任务。
一、本次检查的基本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中期培训质量检查,成立了以费耀山副院长为组长的培训检查领导小组,审定了检查工作方案;成立了检查工作办公室,对检查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组织学院、各分院和部分外委基地有关部室负责人、部分管理人员组成了四个检查工作组,各组制定了检查工作计划,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督导听课、交流座谈等形式,对各培训地点的培训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5月10日,学院召开了检查工作会议,明确了检查内容和工作流程,并对检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5月22日,学院召开检查工作汇报会,各检查组总结汇报了检查工作情况,费耀山副院长充分肯定了本次检查工作的效果,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各培训地点的培训组织情况
1.培训教学
(1)师资配备。各培训地点精心选聘业务素质高、现场操作经验丰富的优秀专、兼职培训师授课,有的培训地点还定期邀请所在省公司部室领导、十大专业领军人才、专家型高技能人才授课,高水平的师资配备为保证培训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
(2)培训教学计划执行。各培训地点严格按照学院的统一要求编制了详细的授课计划表,严格按计划进行授课,总体计划执行率达到98.6%。
(3)教学质量管理。各培训地点十分重视开展培训教学质量督导。学院本部成立了学院、部门两级督导机构,专职培训质量督导员根据制定的督导计划,到各专业培训部开展培训督导,指导教研活动开展。各分院、各外委基地努力健全督导机构、完善制度,加强培训过程管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踪改进情况,切实保证了培训质量。截至目前,各培训地点共开展教学检查72次,督导听课241次,教研活动276次。
2.实训管理
(1)实训设备维护。各培训地点重视学员实训教学耗材的准备,并按照要求准备了较为充足的耗材,确保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大部分培训地点实训工位充足,能满足培训需要。认真落实学院实训设备管理要求,实训室管理员认真负责,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按照学院设备设施维修程序,及时联系厂家维修。
(2)实训安全管理。各培训地点强化安全教育,贯彻实训现场等于生产现场的技能训练理念,从安全管理、技能操作、实训组织等各方面均以生产现场的要求作为实训现场的基本要求,带电作业等实训项目签订安全责任书,任课培训师认真指导,切实保证实训安全。
3.学员管理
(1)健全学员管理组织。各培训地点配备了责任心强、学管经验丰富的老师专门负责学员管理,有的还配备了双班主任。充分发挥学员自我管理的作用,成立了学管会、班委会和临时党支部,从组织架构上保证了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活动开展情况。各培训地点均按照学院要求,大力组织开展学员践行企业文化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完成学员活动151次,极大地丰富了学员业余生活。
(3)学员座谈会。各专业培训部、各分院、各外委基地认真组织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取学员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升培训教学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共召开学员座谈会52次。
4.后勤服务
(1)住宿情况。各培训地点学员住宿安排合理,住宿环境较好,房间整洁,热水器、空调、书架等学习、生活设施较为完备。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保证了学员住宿安全。
(2)餐饮情况。各培训地点加强了学员就餐环境及餐饮质量的管理工作,保证了学员的饮食安全与健康。严控食堂食品原材料采购渠道,加强饭菜烹饪监督,加大对食品烹饪过程监管,严把食品安全关、质量关。各培训地点重视少数民族学员饮食习惯,保证了少数民族学员的就餐。
(3)医疗与应急。各培训地点注重医疗设施的建设与管理,配备了医疗室和医务人员,制定了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
三、各培训地点的工作亮点、特色
1.学校本部及泰山校区:检查组在各专业培训部自查的基础上分别在本部和泰山校区抽查了电力营销培训部和电网检修培训部。
(1)电力营销培训部:加强师生教学互动,遵循“知行合一、师生互动”的原则,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培训教学途径。
(2)电网检修培训部。强化学员实训安全教育,组织“安全责任书”签字仪式,强化培训安全细节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构建全员、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安全”责任体系。
2.成都分院:成立安全监察室,配备专兼职安全员,对技能培训进行全过程监督。对培训师进行严格的安规和“三种人”考试,实训严格执行“两票”制度,严格按照生产现场使用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安全规范完成技能项目的操作,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上确保培训的安全可靠
3.长春分院:注重发挥先模人物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带动作用,以国网公司技能专家、省公司劳模为带头人,创建了省公司命名的3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劳模品牌,放大劳模效应,提升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
4.西安分院:在培训计划中增加了“智能电网展室”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参观,拓宽了学员的知识面,加深了学员对电网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了解。开办“学院讲坛”,聘请国内知名学者讲授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并组织参观企业文化展室,增强学员对公司文化的认同感。
5.浙西基地:配备双班主任,注重新老搭配。日常考核与检查实行“三位一体”全天候管理,从早操到晚自习“到场、到位、到人”。
6.湖州基地:实训中实施技能培训安全卡制度。在每一个技能项目培训开始前,对学员进行实训现场危险点、安全措施、安全注意事项的交底,确保每一位学员明确实训现场的安全要求,强化学员的安全意识。
7.太原基地:定期组织学员填写对任课教师的无记名调查问卷,评选出最受学员欢迎的培训师,实现教学相长和教学互动;开展“创新思维”主题讲座,启发学员们的创新力。
8.临汾基地:突出“标准化、实用性、规范化、亲情化”等四化,确保培训质量;加强实训安全管理,与全体培训师签订了“安全责任书”;设立专职安全员,每天签发“安全监察记录表”;发挥学员安全监督作用,让学员认真学习操作《安规》,在实训中担当其他学员的安全监督员。
9.河南基地:成立了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组,制订了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方案,应用电子教案系统,做好新员工培训教学的督导、过程监控等工作。
10.天津基地:注重学员知识拓展,在培训中增加了天津公司中新生态城智能电网、城南公司配电自动化等在国网系统内较为领先的新技术、技能培训内容。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由于中国电力出版社改制,部分教材到位时间晚,未给培训师留出充足的时间备课。在今后培训工作中,要及时与出版社和印刷单位沟通,预留出足够的运输、发放和备课时间。
2.部分兼职培训师口音较重,学员听课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兼职培训师选聘过程中注意尽量不选用方言较重且不能用普通话讲课的培训师。
3.部分培训地点医疗设施不能满足要求,互联网速度过慢,阅览室书籍种类、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学员需要。下一步要向所在省公司人资部汇报,加大投入,尽快改善硬件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4.部分培训地点工位较为紧张,每组学员数量较多,学员实训时间少。今后要加大实训设施建设力度,扩充工位数量。
5.部分培训地点少数民族学员少,服务成本高。今后在安排学员培训地点时,尽量集中安排少数民族学员,减轻学员较少的培训地点的服务压力。
本次培训质量检查,学院精心组织,各检查工作组的同志们认真负责,各培训地点密切配合,使检查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全面掌握了各培训地点的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希望各专业培训部、各分院、各外委基地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培训地点的成功做法,及时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圆满完成本期新员工集中培训下一阶段的各项培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