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变配电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2020-12-26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要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立专项工作组,编制工作方案,积极参与“1+X”证书试点工作。根据工作方案安排,电气工程系抽调国网公司下属职业院校专业骨干和生产单位专家成立开发组,组织公司相关专家开发了《变配电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目前该证书已成功申报。

变配电运维专业在电力行业中从业人员分布广泛、数量巨大,运维人员直接面对和操作各类变配电电站中的带电运行设备,其理论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水平关系到变配电站乃至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变配电运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开发和制定,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扎实技术技能的变配电运维人员,使之能够胜任运行监视、设备巡视、倒闸操作、设备维护、异常及故障处理等常见运维工作,有利于实现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紧密对接电力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对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强化企业人才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作为电力行业的龙头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规范的业务管理体系、强大的专家团队、丰富的培训资源均为该标准的开发实施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有助于保证标准开发的高质量、针对性及实用性。

该标准基于电力行业岗位需求,依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指南,参考《变配电运行值班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开发。开发前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严格选拔,组建了以职业教育领域资深专家、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起草人、院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现场一线专家等为主的开发团队,团队广泛开展调研收资,先后走访了中电联、山东省教育厅、南方电网、山东大学、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组织机构、企业以及高校,深入分析了产业、行业发展、人才培养现状与个体生涯发展对该职业技能的需求,为标准的后续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开发过程中,团队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广泛性以及适应性原则,从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和企业用人的双重角度,按照初、中、高三个等级,对变配电运维专业涵盖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技能要求进行了严谨细致的分析和编制,并向行业、企业权威专家咨询意见进行优化,最终完成了标准及相关配套资料的开发。标准同时充分考虑了变配电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现场业务变化,加入了换流站运维作为选修部分,整体符合变电运检五项通用制度工作要求以及最新反事故措施要求,符合国家、行业、企业运维工作相关标准。

该标准是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积极响应,面向的培训对象为在校学生和社会人群,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是从事电网、发电厂及各类企业升压站、变配电站的运行监视、设备巡视、倒闸操作、设备维护、异常及故障处理、技术管理等岗位。通过标准的后续实施,有助于为社会培养一支“用之即来,来则能用”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变配电运维人才队伍,对推动培养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用于评价从业人员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职业技能,初级主要适用于(衔接中职专业)等中职专业,中级主要适用于(衔接高职专业)等高职专业以及高级(续接本科专业)等本科专业在校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各厂矿企业涉及电力设备、设施运行维护等电力行业变电、配电运维的生产一线技能岗位。

该标准已获得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认可,并获得山东大学、淄博职业学院等多位专家的推荐。